当前位置: 首页 >社院声音 >社院文苑

112012-0615:54— 分享 —
刘 洋:《对弘扬中华文化事业的反思》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5242

 

    作者:刘洋  彭碧燕(刘洋,男,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处主任科员,翻译;彭碧燕,女,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处图书馆)

    摘自:《新世纪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探索》(蒲跃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4)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软实力竞争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本文试结合云南情况,对弘扬中华文化事业的现状和出路进行反思。

    一、中华文化是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

    拥有先进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国家,往往能够绵延至今,甚至在历史上取得辉煌。例如,由于拥有先进的文化,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白人、黑人和黄种人集合成了一个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由于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来自汉藏语系、通古斯-满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的东方各民族组成庞大的中国,创造了二千多年的辉煌,虽然也曾历经苦难,如今也正走向复兴。相反,文化一直落后的国家,最终都没有好下场,纵横欧亚的匈奴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以武力强横和野蛮残暴闻名的亚述帝国,如今却只剩下一抔黄土。

    冷战结束以后,文化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更加明显。由于缺乏共同文化和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以及不同宗教信仰等的影响,不可一世的苏联,独树一帜的南斯拉夫都灰飞烟灭,魁北克、北爱尔兰的独立运动也一直不曾停息。相反,由于具有相同的文化和相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即使政治制度不同,德国和也门仍然实现了统一。

    今天,统一祖国成为中国人最神圣的义务之一。当军事选择渐渐退居二线,经济合作的纽带作用未达到预期目标时,文化就成了我们和平统一台湾的最主要武器。20081231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其中第三条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据此,我们有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路线图:首先,实现文化认同,同时加强经济合作。进而实现民族认同,然后实现国家认同,最终实现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就是认同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为荣。

    民族认同就是认同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国家认同就是认同一个中国。

    政治认同就是认同一国两制。

    然而,由于晚清的屈辱太过于惨重,中华文化承担了太多的罪责。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批林批孔、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华文化在中国大陆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造成了几代人中国人价值体系的真空地带。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方面,中国大陆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台湾地区。从来只有向先进的、学得好的看齐,没有向后进的、学得差的看齐的道理,我们如果不迅速弥补与台湾在中华文化方面的差距,迎头赶上并超过对方,人家凭什么认同我们?201011月,我参加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福州举行的两岸中华文化论坛,我们大陆学者的发言有的一厢情愿错估台湾形势,有的不知所云、言不及义,精彩的很少。台湾学者也来了一大批,大部分是佛教界的人士,主要是星云、圣严等佛学大师的学生和门徒。他们的一些发言比较有吸引力,但是基本上宣扬的是佛教出世的思想,甚至还有反科学、反文明的倾向,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相差甚远。此外,我没有发现哪怕一个来自台湾的儒家学者。可见,即使在规格这么高的中华文化论坛上,台湾主流的中华文化学者也不跟我们玩。因此,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研究和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否则将耽误我们的文化统战工作,耽误国家统一大业。

    云南位于西南边陲,对台任务相对较轻。但仍然有可为之处:很多滇籍国民党官兵居留台湾;作为旅游大省,云南每年也吸引着很多台湾游客前来。目前,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省台办、民革云南省委和省黄埔同学会等部门、团体做了大量工作,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足之处是,云南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省份,传统的主流中华文化底蕴薄弱,不易获得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

    二、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十年文革,不仅使传统的中华文化被全盘否定,国人的政治热情和信念也产生了严重的动摇,导致信仰危机,一直延续至今,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很大危害。据统计,目前中国人中,无信仰者已经高达66%,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出现了明显的滑坡。这些空白的存在,使中华文化面临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近些年来,从全国性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到三聚氰铵事件、地沟油事件,再到瘦肉精事件,一起起全国性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地被曝光,被揭发,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持续的威胁。由南京彭宇案引发的全民信任危机,几乎给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造成灭顶之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困难重重。

    然而,我们某些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同志,在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中华文化与美德弘扬工作时,仍然按部就班地按老一套来,心安理得地做着上级理论、政策的传声筒,以会议落实会议,以灌输作为唯一法宝,将念文件材料作为思想理论工作的唯一方式。敬业一些的搞疲劳轰炸,管你是不是耳朵听出老茧,是不是造成抵触情绪,他在台上照念不误,仿佛全单位、全部门只有他一个人识字。马虎一些的念完文件就算完成任务。大家既不愿做理论创新,也不愿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来阐释上级的理论、政策,甚至连一些必要的解释都不愿、不敢做。长此以往,我们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不会滑坡?

    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我们必须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把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需要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力度,发掘文化优势,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注入民主、科学、自由、权利、平等、公平、正义的内涵,赋予时代精神和活力,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联系起来,使其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使其适应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强大而充满活力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的和实现手段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昂首前进,经济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二。然而,文化实力仍然是“弱势文化”,不仅难以输出文化和价值观念,而且面临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强势冲击,甚至连我们文化历史上曾今的学生——日本和韩国也在流行文化等方面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单向影响,日本动漫、韩剧、日韩音乐等已经深入到我们千家万户的生活中,而我们却很少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些都与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相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的弱势,拖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腿。

    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与文化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还是那句话,必须文化创新。我们要积极发挥以“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发掘其中的普世价值观,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人类道德的基础,使之最终对世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

    云南位于西南边陲,一方面经济文化落后,需要奋起直追,才能摆脱落后面貌,追上兄弟省份;另一方面,云南又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窗口,是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承担着向西南邻国展示中国文化形象和输出中华文化的重任。省委、省政府很早就提出文化兴省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思路。200912月,在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两强一堡”新目标:即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些年来,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主要侧重于从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发展民族文化,仍然没有摆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传统思路,搞文化产业的热情多,搞文化事业的兴趣少。大多数特色文化只是做为旅游产业的附庸,只为了吸引眼球,满足人们猎奇的眼光而已。更有甚者,某些所谓的特色文化,居然靠宣扬文化中愚味、落后和低级趣味的一面来哗众取宠,比如走婚、傩戏、摸奶节,不仅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甚至有些还违背国家法律。长此下去,外省、外国对云南文化的负面印象会随着文化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而越来越强烈。而事实上,云南虽然历史上开发较晚,广大人民群众仍然重视教育,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各地传统民居,很多都绘制书写着诗书传家的图案、文字。近现代以来,云南也涌现了艾思奇、聂耳、杨杰等各类文化大师,西南联大更是为云南文化的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这些都值得我们挖掘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