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院声音 >社院文苑

152012-0615:55— 分享 —
诸 芳:《和谐: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准则》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4782

 

作者:诸芳(诸芳,云南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副编审, 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理论研究。)

摘自:《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等的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中华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以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原则,达成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反对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和谐;民族地区;发展;价值准则

中国自古以“和”为最高价值。在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华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还是后起的佛教、道教,和谐思想虽然各有侧重,但对和谐的追求却是一致的。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全社会、全世界的和谐。和谐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命题与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和不懈追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发展水平不一,差异明显。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历来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平等、团结、互助是民族和谐的基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平等为基石,贯穿团结的主线,以互助作为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大力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保障民族和谐的关键。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拓创新,实现了党的民族理论的第四次飞跃。20055月,他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然而,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只有把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把和谐作为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准则,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党和政府的战略目标。和谐思想为民族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深邃的哲理之源。

一、和谐思想是民族地区生存发展的稳定器

(一)和谐思想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问题,只有创造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把我们的力量集中到经济和社会建设上去,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中,首先要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由于中华和谐思想不是排他性的,因此,它消解了由种族差异可能引起的隔阂,形成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民族统一观。中国历史上“外族” 多次入主中原,汉民族失去了对全国的统治权,新的统治民族的文化尽管与中原华夏文化不同,但华夏文化仍被继承着,并在新的国家政权中支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不管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还是建立清朝的女真人,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尤其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民族冲突频繁,但并没有导致中国分裂为以人种界定或者以民族为单位的所谓“民族国家”,而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冲突与融汇,本着“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互相容纳学习,和平共处。和谐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个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情感和道义。[i][①]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统一的,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是共生的,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并没有妨碍这种认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和谐思想不断强化这种认同意识,这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极为必要的。

(二)和谐思想化解民族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认为“和”是解决民族间冲突的原则。《尚书·尧典》载有:“百姓昭苏,协和万邦。”意思是对外关系上要平等对待,和谐相处。 “乾道变化,各正其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成宁。”则是说,天道的变化会产生差异和冲突,但冲突终究又要融合,只有保持阴阳相合的太和之气,宇宙万物才能得以生存,得以安宁。孔子认为君子具有“和而不同”的博大胸怀,能够接纳、善于团结各种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人,因而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可见,他既承认事物是由两个对立面构成,又承认对立面间必然存在着斗争性。所以他认为,可以通过和解的方式消释矛盾,并不都是同归于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社会区域,由此也形成了差别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1978年―2005年,根据各省统计数据计算,三大地区的人口比例关系从33.341.425.3演变为34.638.826.7,同期三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关系从44.934.320.8变化为54.528.516.9,按人口加权的人均GDP之比(以西部人均GDP1)从1.651.011变化为2.481.16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结构变化相当明显。[ii][②]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耗费惊人。民族地区在经济链中充当了资源的供应基地,不但引发了诸多生态问题,而且人口贫困面依然很大。例如云南省现有贫困人口,80%以上均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在全省国家级贫困县中,有51个是民族自治地方;在全省重点扶持的4000个行政村中,民族自治地方就有2464个,占61%以上。尤其是,独龙族、怒族、德昂族、基诺族等7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群众整体还处于贫困状态。[iii][③]在社会发展意义更加突出的其他方面,包括人均收入、文教卫生以及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等领域,区域性结构变化也比较明显。区域发展的差距继续扩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区域间的发展矛盾。

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进行分配。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已经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产生剧烈的利益矛盾和摩擦,直至发生暴力冲突。当前,我国的民族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民族间利益分配的落差是导致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iv][④]针对当前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利益分配格局有待改善,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日渐尖锐等复杂局面,我们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智慧,运用和谐思想精髓,做到既坚持顾全大局、公平竞争,又团结互助、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把各方的发展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与人为善,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思想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是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社会资源。

二、和谐是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准则

(一)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华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表述为天人关系,主张天人合一,人应该认识自然,尊重并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周易大传》中说:“有天地,然后由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v][⑤]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然同属一个整体,人的一切活动就要自觉地与自然相协调。《易传》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vi][⑥]“先天”指的是引导自然,“后天”指的是遵循自然变化规律。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天人间的协调统一。《国语》载“里革断罟君”的故事:春秋时鲁宣公在泗水张网捕鱼,大臣里革把渔网割破,扔在水里,并劝告宣公说:春夏是鸟兽鱼怀孕繁殖之时,不应捕杀;是树木发芽生长之际,不宜砍伐。只有动植物得到繁衍,人类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管子》也认为人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地不生财”。

现阶段,实现民族和谐重在缩小发展差距,引导少数民族人口正确对待差异,寻求共同利益上。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成为主要的社会诉求。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我国的森林、草原、矿藏、水利等资源,大多数在少数民族地区。2007年统计数据表明,少数民族水资源蕴藏量占全国66%,森林蓄积量占51.8%,草原面积占75%[vii][⑦]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自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不可缺少的。把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汉族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结合起来,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但人类从自然系统中获取生存资源,排泄废弃物,必然扰动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早在1961年,周总理总理针对西双版纳的生态恶化就指出:“如果不注意保护森林,保持水土,把自古保留下来的森林破坏了,将来也会像印度、埃及的一些地区那样变成沙漠,我们共产党人就变成了历史的罪人。”西双版纳这个地球上北回归线附近仅存的热带雨林如果变为沙漠(世界同一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早已是沙漠一片),这是何等可怕的前景啊!

回顾历史,我们同样可以引以为戒。清雍正年间,大量汉族移民涌入西南山区,他们在这里开矿、伐木、开辟土地,地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使他们在当时很快获取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让我们至今仍在吞食着土地石漠化的苦果,我们还在为治理石漠化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

中国古代的农民甚至少数民族的先民就知道土地需要休耕。而今为了发展粮食生产,提高产出,我们大量施用化肥。离开化肥,土地几乎不长庄稼,不结粮食!土壤已经在快速向灾难局面发展。目前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像美国、法国等国,都实行休耕制度并对休耕土地予以补贴,他们不把粮食视为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而是将其作为一条重要的生命安全线来对待。那么,在尚未得到完全开发的民族地区,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再一次地踏入把提高粮食生产产量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误区了呢?

(二)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各种文化流派、文化思想在文化创造活动中,在长期的历史磨合和主体自觉的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较全面地规定了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和对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对个人和祖国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价值定位。和谐是提倡一种忽略个体差异、注重整体、群体至上的思想,主张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社会关系,实现一个高度和谐、协同的社会。以此为思想基础,儒家及其后来的继承者汉朝的董仲舒等确立了“大一统”的现实追求,直到今天,“大一统”的理念依然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中华传统的义利观也折射出和谐的光辉。孔子认为,不能谋一己之私利,要为天下公利,更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老子主张得利过多的要顺应天道,兼顾得利过少的。

东部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政策投入。[viii][⑧]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不能与国家、与东部、中部地区割裂开来看,不能一味地要求其加快自身发展。要使民族地区发展起来,中央要加大扶持力度,对民族地区实施政策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要坚持国家帮助、其他地区支持、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否则,面对市场,由行政力量推动盲目扩张,实施GDP赶超战略,以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严重恶化为代价来加速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只能给民族地区带来暂时的富裕,造成更为严重和持久的生态破坏,最终将会有损中国经济总体的发展。以我国西南山地为例。这一地区全年降水高度集中,510月共5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7.2%,10—次年4月共7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2.8%。由于这一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很难储水。但是它又是珠江源区和长江的重要水源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极好地涵养了水土。如果为伐木者提供便利,发展相关产业,可以让当地老百姓增加就业,迅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让地区的GDP增速排名靠前。但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将导致珠江和长江的旱涝波动急剧放大,造成流域内雨季洪涝,旱季干枯。我国最大的两个经济中心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带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何等严重的影响!

总之,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适度,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加。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要适应当地的生态承受能力和生态影响力,走科学发展道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增长既要考虑民族地区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地区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尊重自然,另一方面要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民族地区的发展利益要与国家国家利益紧相联系,不能仅仅考虑本地区的发展繁荣。中华和谐思想是我们今天研究和处理民族地区生存发展的重要视角。

(三)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地区发展中,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

黑格尔说“差异产生美的和谐”。各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多元化、互动性是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得到认同,每个民族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每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利益都得到满足,是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文化还起着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满足广大群众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各族人民各得其所、各得其乐,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立法,完善民族文化政策,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投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发和传承,抓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各个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之所以没有中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多元的,有多元的文化起源,但是又能融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分支之间相互影响,外族、异域文化因子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和同化,显示出中华文化多元和包容的特点。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当然,正如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一样,中国的文化发展同样要求发展统一的中华主流文化。中华文化的发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由许多民族文化的涓涓细流融合而成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建设民族文化的时候,要强调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中华文化是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各类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各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相容、互补、协同发展, 内聚于统一的中华大文化,这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主旋律。

总之,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这种价值追求对当代的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谐思想既是价值观,又是方法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运用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来推动、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上来,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参考文献



[i][]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164.

[ii][]陈光金.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与结构性矛盾[N].学习时报,20071210(3).

[iii][]彭立峰,蒲跃,诸芳.立足省情,把握特点,着力提高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Z].云南社院精品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