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院声音 >理论宣传

242021-0509:35— 分享 —
杨松禄:正确把握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统一战线的变与不变

来源:科研处 浏览次数:418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要把变与不变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的判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篇贯穿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从发展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正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仍将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从发展理念来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没有变,但更加强调系统性,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从发展格局来看,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原则没有变,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所有的这些变与不变都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深受影响。

统一战线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体。没有二者的辩证统一,就不可能有统一战线;不承认一致性,或者不尊重多样性,也不可能有统一战线。所以,统一战线本身就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不同程度的反映到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之中,使统战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复杂性前所未有,凝聚人心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凝聚力量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凝聚智慧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这四个“前所未有”相互叠加,决定了新时代新阶段统战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如何破局,这需要我们科学认识统一战线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是统一战线的时代背景变了,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深刻调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我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统一战线涉及的政党、民族、宗教、港澳台海外等领域,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也成为西方国家打压的重点对象,我们一方面要抓住机遇不断扩大朋友圈,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安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有力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利益,这些都对统一战线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

二是统一战线的经济社会基础变了,但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1.34亿户,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超过60%。我国有133家全球500强企业,其中民营达到企业38家。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民营经济的规模和影响力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伴随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不断壮大,知识分子大众化日益增强,新生代华侨华人已经成长起来,统一战线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多样。但是,工农联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没有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深刻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党先后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统一战线其基本构成根据中心任务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本质上依然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如何实现“富起来”成为党的中心任务,受“左”的思潮影响,虽然一度时期仍然把阶级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统一战线的构成仍然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资产阶级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知识分子成为工作阶级的一部分,统一战线已经不再是阶级联盟而是政治联盟了,统一战线成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科学分析我国的社会阶级状况以后,邓小平深刻指出,“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后来,邓小平又把这样表述修订为“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由“二者”变成了“三者”。进入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把私营企业主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作为统战工作对象,纳入统一战线工作范围。2002年召开党的十六大时,江泽民提出,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也在“三者”表述的基础上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变为“四者”。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正式把统一战线“四者”的表述写进党章修正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包括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因此,201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条例》第一次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了统一战线的性质,但“四者”的内部构成没有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这个政治前提没有变化。今天,我们即将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统一战线仍然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三是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变了,但统一战线的工作主题没有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和对象因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从改革开放历次统战工作会议确定的统战工作范围和对象可以看出来这种变化。1979年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确定的统战工作对象是8类,1981年第十五次确定的是10类,2000年第十九次确定的是12类,2006年第二十次确定的是15类,到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确定的是12类。2000年和2015年确定的都是12类,但比较来看有8类是相同的,两类表述有变化,去除了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增加了2类,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其中,增加“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意味着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可能还会增加。另外,统战工作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由“大众化”向“圈层化”演化,由“现实人”向“虚拟人”转换,由“国内”向“国际”拓展,如何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但统一战线的主题仍然是大团结大联合。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是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无论统一战线性质、目标和任务怎样变化,统一战线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现在不会变,以后也不会变。

四是统一战线的使命任务变了,但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没有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也是衡量统一战线工作有无成效和成效大小的实践标准。从历史上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不同,统一战线的目标任务也随之调整。革命战争年代,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孤立敌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把我们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和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上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是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都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四五”即将开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历史性交替的重大节点上,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可以看到,统一战线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休戚相关的,只要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没有实现,统一战线就必然存在。所以,无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发生何种变化,统一战线作为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始终不会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必须重视统一战线,要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地位,做好统战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营造有利条件。

为应对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统一战线发生的变化,统一战线在工作重点、工作方式等方面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具体而言要做到:

一是更加注重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最核心的问题。历史上,我们党在对待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这个问题上,曾犯过“右”的和“左”的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挫折。周恩来同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强调:“领导权的问题,是统一战线最集中的一个问题。右的是放弃领导权,‘左’的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成了‘无兵司令’、‘空军司令’。可以说右倾是把整个队伍送出去,‘左’倾是把整个队伍推出去。”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什么时候我们削弱或者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什么时候我们加强或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要团结带领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共同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更加注重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统一战线是政治联盟,统战工作是政治工作,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党和国家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去年9月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出这样的警语:“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统一战线成员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甚至不同的社会制度,利益诉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特别是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一战线成员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这些都是统一战线多样性的体现,这也是统一战线的魅力所在。但如果多样性不加以引导和规制,就难以形成共同团结奋斗的合力,社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所谓统一战线,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不同的力量统一到共同的目标上来。什么最难统一,思想最难统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强调,要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引领,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三是更加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最大政治”论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统一战线建立的初心就是为了解决力量从哪里来、往那里去的问题。从哪里来,是凝聚人心的问题;往那里去,是汇聚力量的问题。所以,统一战线与生俱来具有双重使命:一是凝聚人心,壮大自己的力量;二是汇聚力量,发展自己的事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双重使命是有机统一的,凝聚人心是为了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汇聚力量,汇聚力量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在统一战线的发展过程中,统一战线形成了许多新的优势和功能,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一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最根本、最核心的。所以,统一战线要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调动一切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是更加注重改进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我们党在长期的统战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和传统,比如政治安排、民主协商、学习教育、联谊交友等。这些好的做法和传统要继续弘扬,但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也需要改进,比如政治安排要做到早发现、早培养、真使用、严管理;民主协商要平等协商,既注重协商的程序、内容,也要创新协商的形式、增强协商的实效;学习教育既要加强方向引导,也要考虑主体需求,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联谊交友,特别是和企业家交朋友要敢于担当,要创新交友方式,要交挚友、诤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用好传统方式的同时,也需要创新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善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画出线上线下最大同心圆。

五是要更加注重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党的工作”,要求建立“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强调,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从提出“大统战”到坚持“大统战”、再到完善“大统战”,标志着习近平大统战思想的逐渐成熟定性。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和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关键看统战部门的作为,核心在各级党委的重视。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要在领导力量、工作对象、工作主体、工作机制等方面都体现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这离不开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党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统一管理宗教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统一领导海外统战工作,既是加强党对统战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举措,也对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战略安排。各地方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相应改革。但从基层(主要是县市一级)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地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地方统战、民宗部门合并了,人员编制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有的侨办、台办被撤销了,职能难以履行到位,等等。“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就需要把统战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和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形成不仅仅是机构设置的大统战,更深层次的是工作理念的大统战,只有在理念上、思想上牢固树立起“大统战”,才能在工作思路、工作措施上将“大统战”落到实处。真正构建起大统战工作格局。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原文已在《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