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党建 >机关党建

112011-0311:51— 分享 —
征文:大围山戍边(古体诗)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5478

建党九十周年征文

大围山戍边[①]

 

刘洋


   西历一九九四之夏,余方弱冠[②],远戍滇南屏边大围山,自是长驻深山[③],自九七年调回,凡三年。此间感慨良多,乃为此诗。
    君不见乎大围山,翠屏千仞白云间。
    长风万里林涛涌[④],危崖百处飞瀑暄。
    乱花遍山香满径,古树葱茏不见天。
    昔人不知此仙境,空自幽居在终南。
    奈何兄弟变寇仇,百里大围成边关[⑤]。
    男儿二十携书剑[⑥],屡立奇功边陲安。
    云消雾散烟尘静,志士依旧枕戈眠[⑦]。
    一心报国一何壮,几番风雨度华年。
    背水负粮活筋骨[⑧],辣椒烈酒御湿寒。[⑨]
    雨夜卧听雷击树[⑩],晴明绕山觅幽兰。[11]
    时笑蘑菇生床脚[12],每喜松鼠戏堂前[13]。
    常怜峰顶落日好,云蒸霞蔚望黄连[14]。
    闲来乘兴访苗寨,土酒三碗意酣然[15]。
    身遇熊罴浑无畏,手擒毒蛇若等闲。[16]
    人间豺狼何足道,自有英雄守篱园。
    落叶满山秋风尽,秦时明月人未还[17]。
    如今建党九十载,国富兵强无硝烟。
    大围美景传海外[18],官兵闻之尽开颜。 

    1999年12月作于成都军区驻昆明某部
    2011年1月修订于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①]大围山,位于中越边境,座落在云南红河州屏边县城东北角,距县城15公里。屏边是对越自卫还击支前作战重点县,曾是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上将前线总指挥部所在地。1979年,昆明军区某部(后改隶成都军区)和空军某部同时进驻大围山次高峰大尖山,至90年代末相继撤离,营区移交屏边县政府。大围山现已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6公里。属热带森林生态类型,保存着类型多样、特色各异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种群。雄伟嵯峨的山体,绵延数十里的茫茫林海,使原始森林的自然景观壮美迷人。保护区内最高海拔2365米,次高峰大尖山海拔2354米,最低海拔225米。
[②] 本人军校毕业,时年21岁。


1995年摄于位于昆明的团部楼前。
[③]营区位于大尖山原始森林中。
[④] 大围山同时受太平洋季风、印度洋季风和亚洲大陆季风影响。
[⑤] 越南独立以后,外交政策逐渐亲苏反华,1977年开始大规模排华运动。1979年1月,中越战争爆发,大围山阵地于同年开辟。随后,边界战争不断,我部也长期值守,战功卓著。
[⑥] 战友们军校毕业时,一般二十出头。
[⑦] 1988年中越停战,1991年底,杜梅、武文杰正式访华,两国恢复关系正常化。我部仍然高度警惕,保卫边陲。
[⑧] 我们长期驻守主阵地,比营区海拔约高200米,汽车、骡马均无法通行,粮食、用水、武器弹药等一切给养均需官兵人力背运。本人在军官中年纪最轻,背运出力也最多。

[⑨]营区位于云层中间,常年云雾笼罩,极易得风湿等疾病,战友们常用辣椒和烈酒来御寒,大多酒量惊人,公斤级人物大有人在。另,每月大约仅有2-3次出太阳,每次时间约1-2小时,此时大家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纷纷将被子、衣物拿出来晾晒。
[⑩] 由于位于云层中间,雷雨极多,屋外树木多有被雷击断烧焦。1996年某夜,本人在主阵地简易屋内,亲眼见闪电将屋外一棵树击断。1993年,曾有球形闪电钻入营区办公室。
[11] 大围山阴湿,适合兰草生长,战友们喜欢遍山找寻挖回来栽种。志愿兵老皮身轻似猿猱,爬上七八米高湿滑的古树干摘取兰草时摔下来,居然安然无恙。本人运气欠佳,只找到不值钱的虎头兰。
[12] 因过于阴湿,战友陈昱、何涛的床脚都曾经长出好大一团蘑菇。
[13] 原始森林中,松鼠、龙猪等小动物很多,后来稀少了。
[14] 黄连山,属哀牢山余脉,与越南长山山脉、西部高原相连,几乎纵贯整个越南。越南曾设黄连山省,后拆分为老街、安沛两省。在峰顶上,可以看到越南黄连山,落日时,彩霞满天,云海翻涌,青山如岛,风景最美。
[15] 老同志们闲来无事时,喜欢去回龙寨、箐脚寨慰问。这些苗寨站在营区看得见,但是如果要去的话,天刚亮就得出发,中午才到,聊上几句,喝几碗土酒,就必须得往回赶,勉强能够在天全黑前回到营区。但我不喜欢去,因为密林中蚂蝗太多。
[16] 空军的战友曾经在营区附近遇到过狗熊,我部营区也曾发现巨蟒。夏夜毒蛇喜欢在山路上乘凉,有时开车可以压死十几条。当年,战友们喜欢拿着冲锋枪和步枪去打猎,可惜我去的时候正赶上收缴和销毁武器弹药。
[17] 很多战友戍守边疆二十年以上。
[18] 旧营区已经成为宾馆,海内外游客多有前来旅游者。
            (作者系学院文化交流处主任科员)

上一篇:征文:我的三次入党宣誓 2011-03-11

下一篇:征文: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20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