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275
新华社贵阳5月31日电 题:谨防“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 新华社记者蒋成 借调范围广、借调时间长、借调频率高、借调人员多……近年来有的地方在借调干部方面存在泛化倾向,甚至出现了“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现象。过度借调,不但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培养建设,更易滋生懒政怠政,须下力气纠治。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也提出“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严控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工作人员”。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单位对上级随意借调人员颇有微词。有的单位借调人员数量接近甚至超过自身在编人数。同一性质部门,只要上级开口要人,下级一般遵从,就算性质不同,部分有较强话语权的部门也能轻易实现跨领域、跨部门借调。 过度借调,已经背离借调的初衷。对被借调单位来说,被借调干部往往是骨干力量,人被抽走后一些重要岗位业务运转艰难。对借调单位来说,被借调人员承担的工作逐渐演变为常态性工作,助长了慵懒之风。对被借调人员来说,归属感、获得感下降,评优和晋升机会减少,工作积极性受挫。 刹住过度借调的不良之风,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力度。借调本意是为促进干部交流培养,但往往存在“程序后面再补”“人去了再说”等随意性,需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借调的条件、程序、期限、借调人员比例上限等,防止借调扩大化、随意化。 刹住过度借调的不良之风,要进一步追问借调单位机构设置、编制安排是否合理,人岗是否相配。现实中,一些单位存在人、岗、编不一致现象,有的科室处室“官”多,“兵”全靠借调。这就要考量借调人员较多的单位机构设置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刹住过度借调的不良之风,要深入挖掘本单位干部潜力。一位被借调到上级部门的同志反映,在借调他的单位,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专项工作,甚至活动、会议的筹备,材料的写作,都能成为借调理由,借调人员是工作执行层面主力,在编人员更多的是给予方向性指导。须下大力气铲除在编干部“慵懒病灶”,对于“躺平”“侧卧”的干部,要树立起鲜明的绩效考核导向。 规范借调工作是为基层减负的应有之义。各级机关针对过度借调,应反躬自省、举一反三,下大力气建设好管理规范、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干部队伍。
上一篇: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2024-06-03
下一篇:学习汇编 | 抓好党纪学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些要求 2024-05-30